——访百岁离休党员、原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青
作为百岁老人,他见证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腐朽、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;作为老革命,他亲历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;作为有着81年党龄的老党员,他把一切都献给党、献给人民。他就是原国家测绘总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、正部级离休老干部李青。
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6岁诞辰之际,我们有幸目睹了李老的百岁风采。他满头华发,精神矍铄,思维敏捷,声如洪钟,记忆力惊人,能把入党誓词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,打开话匣,便激情满怀。亲历一个世纪的社会变迁,这位高德高寿的老党员年届百岁依然心系党的事业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,续写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传奇,堪称党之瑰宝。
“外敌侵凌上百年,团结奋斗换新天。国耻历史刻骨痛,凤凰浴火苦更甜。”
——李青诗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》
李青出生于1918年6月,1932年考入天津扶轮中学(现天津铁路一中)。入学后,他开始有意识地寻求共产主义理想。他至今还记得,在1932年学校召开的纪念“九一八”事变一周年大会上,原籍东北的体育主任王梓固悲愤地说:“当了亡国奴以后,真是有家难奔,有国难投啊!”这给刚进校门的他以极大的震撼和刺痛。“九一八”之后短短几年,日寇对中国的侵略变本加厉,而国民党政府则以不抵抗政策出卖领土,只有共产党主张抗日。年轻的李青一心想抗日,1935年参加了“一二·九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,并积极找党入党。“当时扶轮中学有3个同学志同道合,我、姜思毅、李韵海,我们便找到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党员周超尘、郑久清。1936年6月,他们介绍我们3人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上级党组织决定,建立中共扶轮中学党支部,我任支部书记,姜思毅、李韵海任支部委员。”
支部成立后,进一步领导扶轮中学开展抗日救亡运动。党组织也在斗争中迅速壮大,到1937年10月已发展党员10人。支部还通过办工人补习学校,发展了恒源纱厂一名失业工人入党。
“扶轮中学党支部是天津市大中学校中很重要的一个党支部。我们建立了墙报小组、画刊小组、时事座谈会、读书会等10多个群众组织,出版了铅印刊物《喃喃》,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搞得扎扎实实、有声有色。1936年日寇在华北出版的《防共月刊》上惊呼:‘北平的清华、天津的扶轮是共产党的大本营。’”李老不无骄傲地说。
1937年7月,天津沦陷。李青按照党组织要求,投入到抗日游击战争的洪流中。“我们在冀东打起了华北抗日联军冀东第一支队的旗号,尽管初创时只有13人,但它打响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第一枪,播下了冀东十万人抗日大暴动的火种。”
1938年6月,党组织派李青到八路军主力部队津浦支队政治处任民运股长,7月后兼任河北宁津县动员委员会主任。“我带领大家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和进步士绅支援抗日,开展统一战线工作,很快就组织起许多抗日群众自卫组织。”
此后,李青历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民运部长、中共鲁南区委党委委员兼群委会书记、鲁南区三地委书记等职,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南区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、台枣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职,与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一起,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抛头颅、洒热血。
新中国成立后,李青曾任山东省工业厅副厅长、第一机械工业部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厂厂长、辽宁省机械工业厅厅长、辽宁省经委主任、沈阳市市长等职。“文革”期间受迫害,下放到干校和农村近7年。直到1978年12月平反,调任国家测绘总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,1982年离休。
李青任副局长的近4年时间里,正是我国测绘事业重新焕发生机、迎接改革春天、谱写开放新篇的时期。在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,测绘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。建设和完善了国家测量基准,为国家重点工程如葛洲坝水利枢纽、引滦入津、油田开发等提供测绘服务,开展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,建立全国卫星多普勒网,还与世界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双边合作关系,加入了四大国际测量组织……
百年风雨沧桑,仿佛弹指一挥间。说起过往的那些事、那些人,这位阅历丰富的老人表露出的从容与淡定、乐观与豁达,深深震撼了我们。
李老说: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‘两学一做’的讲话我认真学习了,很有感触。‘两学’首先是学党章,学党章必须首先学好第六条,也就是入党誓词。誓词共80个字、12句话,我认为入党誓词最后两句最为重要,作为一名党员,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,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。不仅要说到,还要做到,这也是我的人生目标。”
历经了战争年代的磨难,李老对党的忠诚和革命信念,一直未曾动摇。这份执著与坚守,让人肃然起敬。
“离职继业,其乐无穷。求真依众,意气融融。”
——李青诗《老来乐述怀》
1982年4月,李老正式离休。他在日记中写到:“干部可以退居二线,党员却永远没有二线。官职没了,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还在。”
离休后的李老,身兼多职。1983年8月,国家测绘局直属机关党委开始建立离休支部,他被选为首任支部书记,连任7年。期间,他组织支部的老干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为党的建设和测绘事业发展献计献策。支部获评全国先进党支部,李老也多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。
李老最热衷的,还是义务担当党的理论宣传员。离休后,他到测绘单位、社区、学校、部队、企业作革命传统教育和理论学习报告20多场,听众近万人次。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习实践告诉大家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只有共产党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。要永远跟党走,迎中华腾飞。
扶轮中学是李老革命历程开始的地方,他常去给学生们讲课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负责照顾李老日常生活的亲戚二嫂告诉我们,爷爷90多岁的时候还去讲课。台下坐着学生,台上坐着校领导,爷爷一个人站着讲。“我考虑到爷爷年纪太大了,就提议给他拿把椅子,坐着讲。可爷爷却说 ‘二嫂不要心疼,我站着讲是对大家的尊重’,他就这么站着讲了一个多小时。”
李老还身兼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、辽宁省经济咨询委员会顾问、中国地区开发研究咨询中心特约委员等职务,聘书最多时有11份。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他总是积极履职尽责。在担任北京复兴医院医德医风监督员、行风建设社会监督员时,只要听到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或者对医疗的需求,他就马上与医院沟通,争取圆满解决。
李老生活很俭朴,作为离休的正部级干部,他每月工资不低,用在自己身上的却不多。家里布置得很简单,吃的是粗茶淡饭,也很少买衣服,最爱穿的就是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,一穿就是好几年。可他帮助别人时,却总是慷慨无私。
李老一次性捐助郑州测绘学校4万元,让学校分发给20名贫困学生。他还常常打电话了解孩子们的学习、生活状况,鼓励他们学有所成、回报社会。
李老是个“热心肠”,只要局里和社区组织捐款款物,他总是500元、1000元地捐。有一次局里组织给贫困地区捐棉衣棉被,他让家人去商场买两床大被子,特别强调“要厚一点的,质量最好的 ”。买回来后,还亲手摸一摸,说“嗯,很好,请送到测绘局去”。2008年春,南方遭受雪灾,他主动到局老干部处捐款1000元。汶川地震发生后,他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,除了捐款,还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。
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李老,对“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”有深刻的认识。对于群众,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和尊重。过年过节总不忘慰问小区的电梯员、保洁员,叮嘱家人给他们买好吃的。听说保洁员感冒了,就赶紧让家人给他们拿药。楼下的报亭冬天很冷,他就把家里的被子给售报人送过去。
“10多年来,爷爷晚上睡觉前总会说‘谢谢二嫂,你们辛苦了 ’,其实我和老公就照顾他的日常起居,没做什么。他职位这么高,却没有一点架子,让我们做事从来都是‘请’字当头。”二嫂感慨地说,“他走到楼下,如果遇到下雨下雪,马上有人过来给他撑把伞。社区里的人都非常尊重爱戴这位老人。”
李老所作的《“三情”保“一事”》诗中写道:“对学习有热情,对工作有激情,对人民有感情,才能办好人民的事情。”这的确是他的写照。
“理想永存,思想常新。融入人民,依靠人民。谦虚谨慎,与时俱进。”
——李青诗《一生进步三要素》
李老最喜欢的一个词是“与时俱进”,对于新形势下如何保持与时俱进,他有着自己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——学习。李老爱学习是出了名的,对他来说,学习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一天不读书看报、学习新知识,就如同一天没吃饭一样。“活到老,学到老,改造到老”,这是周总理的名言,也是李老的座右铭。
李老家里最多的就是书,书房、客厅、卧室、阳台到处摆放,诸如《中共党史资料》《峥嵘岁月》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《马克思传》《毛泽东著作专题精编》《邓小平文集》等,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、中央“八项规定”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等多种材料,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圈圈点点。书架上还摆着一摞一摞的学习笔记,有的已经泛黄,有的是近些年新写的。
我们随手拿出一本封面上写着《思想火花》四个字、标注时间为2012年4月25日的读书笔记,翻到第三页,看到这样一段话:“我希望能活过百岁,并且能迎来建党100周年,这就需要我做到‘安全、健康’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,为人民服务,做一个合格的公仆,为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奋斗终生。”透过字里行间,我们仿佛看到李老挑灯夜读、奋笔疾书的情景,更感受到李老坚守信念、忠诚于党的伟大情怀。
在国家局和李老居住的社区,人人都佩服这位大家公认的理论学习迷。在别人看来枯燥的理论,他学得津津有味、如痴如醉。他以前每天坚持学习5个小时以上,眼睛花了,就买来放大镜读书看报;记忆力减退,就用笔写成大字条幅强化记忆;听力不好,就戴着助听器看《新闻联播》。即使近年视力急剧下降,李老仍每天坚持学习两个小时。他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和测绘的事情,上午家人要给他念手机报,午休后要给他念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测绘报》和各种学习材料。家里新来的一位护理员,每天都念报,普通话就这么给练出来了。
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李老不但自己时刻不忘理论学习,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。李老是国家局离休支部里的学习模范,每月一次的集体学习他风雨无阻,30多年如一日。每次学习,他几乎都要发言,畅谈学习体会,把多年积累下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为与同志们交流的素材。他还参加社区组织的离退休干部学习小组,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理论,交流心得体会。不仅如此,他在家里也组织了学习小组,每天学习了解国内外大事。
李老还有一个习惯,就是对学过的新东西及时总结,写下读书笔记,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,提出意见建议。2007年,李老出版了诗文集——《朝晖赞》,有12万字,书中的诗文均是他多年呕心学习的感悟与心得。而这,仅仅是他所写笔记的十分之一。
“没有革命理论武装,就不可能有坚定自觉的革命行动。”李老在参加革命之初就深刻领悟到这个真理,并把它贯穿于此后的革命、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之中,矢志不渝,坚持不懈。
“对事浩然正气,对人清明和气,对己蓬勃朝气,对学昂扬锐气。”
——李青诗《与亲人共勉》
“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同志,多年的革命生涯,他形成了追求真理、严谨认真、正直善良、节俭朴素、勤奋好学的好作风,这种作风成了我们的传家宝。”李老的儿女们对我们说。
李老养育了6个孩子,有一个大家庭。儿女们都忘不了父亲经历的战争艰辛和人生磨难,更忘不了父亲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。
“在沈阳的时候,父亲是市委书记处书记、市长,家里有专车,但他从来不让我们坐。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很好,他们可以跟他一起吃小灶,我们只能到职工食堂去吃。当时,我们真是不理解,长大以后才明白,老爷子这么做是对的。”
“父亲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,也一直教育我们生活要简朴。我们兄弟姐妹从小穿衣服都是‘接龙’,老大穿不了给老二,老二穿不了再给老三,就这样一直传下去。”
“父亲一向严格管教身边人员,无论工作人员还是家庭成员,都必须经常向他汇报工作、学习、思想情况。同时,父亲还发表‘讲话’,告诫我们要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思想上严于律己,学习上勤勤恳恳,工作中踏踏实实,生活中吃苦耐劳,要走正路,要永远跟党走,不能搞歪门邪道。在父亲的教导下,我们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。开家庭会这一做法,我们现在依然坚持。但因为大家庭中许多人在外地工作,就选择在每年春节或者父亲生日亲人聚会时召开,重点就是教育后辈继承优良革命传统。”
精心照顾李老日常生活10多年,二嫂的感触也很深。
“我们吃饭的时候,掉了饭粒。爷爷看见了,不吱声,把饭粒捡起来自己吃。他的举动,深深地教育了我们,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掉饭粒了。”
“家里的洗手间总放着一个装水的桶,这是爷爷要求放的。洗脸洗衣服的水都要倒到桶里,用来冲厕所。他总是说,现在城市很缺水,要节约用水。”
“我和老公以前从不关心政治,来北京之后每天和爷爷一起学习、讨论,感觉和进了党校一样。爷爷还时常提问,看到我们能答出几道题,可高兴了。通过10多年的学习,我们的政治思想素养、文化素养都比以前提高了一大块。”
李老的精神和风采,在一个个真实、动人的故事中折射出夺目的光芒,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神圣的革命洗礼。百年风风雨雨,从黑暗到光明;一世纪奋斗,唯初心从未改变!
千山风雨啸青锋,理想信念永不忘。祝福李老健康长寿、幸福安康,实现心中所愿——亲身见证建党100周年的光辉日子。